咨询电话

13825204819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安装氨气报警器有什么用

安装氨气报警器有什么用

更新时间:2019-01-10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011

 氨气吸入的危害表现。

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。但由于嗅觉疲劳,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。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,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
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、咽炎、喉痛、发音嘶哑。氨进入气管、支气管会引起咳嗽、咯痰、痰内有血。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,呼吸困难、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,双肺布满大、中水泡音。患者有咽灼痛、咳嗽、咳痰或咯血、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。

氨气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、阀门爆裂等造成。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。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、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。

 急性轻度中毒:咽干、咽痛、声音嘶哑、咳嗽、咳痰,胸闷及轻度头痛,头晕、乏力,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。

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,呼吸困难,有时痰中带血丝,轻度发绀,眼结膜充血明显,喉水肿,肺部有干湿性哕音。

急性重度中毒:剧咳,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,气急、心悸、呼吸困难,喉水肿进一步加重,明显发绀,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、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。

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、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,可造成气管阻塞,引起窒息。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,可诱发惊厥、抽搐、嗜睡、昏迷等意识障碍。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。

⑵皮肤和眼睛接触的危害表现。

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。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。急性轻度中毒:流泪、畏光、视物模糊、眼结膜充血。

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,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。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,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。

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,可引起疼痛和烧伤,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、上皮组织破坏、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。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,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,并发生持续性水肿、混浊、眼睛膨出、白内障、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。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。

急救措施

 ⑴清除污染。

 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,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,则不需要清除污染。假如接触的是液氨,并且衣服已被污染,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。

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,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min以上。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,应慢慢滴入1~2滴0.4%奥布卡因,继续充分冲洗。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,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,应取下隐形眼镜。

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min以上。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。

 ⑵病人复苏。

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,至空气新鲜处,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(气道、呼吸、循环)。

气道: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。

呼吸:检查病人是否呼吸,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。

循环:检查脉搏,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。

⑶初步治疗。

氨中毒无,应采用支持治疗。

如果接触浓度≥500ppm,并出现眼刺激、肺水肿的症状,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拖:先喷5次*(用定量吸入器),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,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。

 如果接触浓度≥1500ppm,应建立静脉通路,并静脉注射1.0g*(methyl—prednisolone)或等量类固醇。(注意:在临床对照研究中,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。)

 对氨吸入者,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。如有缺氧症状,应给湿化氧气。

 如果呼吸窘迫,应考虑进行*。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*时,如条件许可,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。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,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。 如皮肤接触氨,会引起化学烧伤,可按热烧伤处理:适当补液,给止痛剂,维持体温,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。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,要注意冻伤。

 误服者给饮牛奶,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。

因此,在液氨使用场所可以配置液氨泄漏探测器,实时对现场的液氨含量进行监测,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。 

   为了满足各行各业的多样化需求,深圳市奥迪特科技

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各类气体报警器。作为一家集设计、研发、服务可燃、有害系列气体检测仪的高科技企业,奥迪特科技早已在多年前已推出专业氨气报警器,也已通过了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,并取得该中心颁发的《防爆合格证》 。其旗下AUDIT品牌产品可测气体近百种。凭借精良的产品与的服务,奥迪特气体浓度检测仪产品已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。如今,公司用户已广泛分布于石油、化工、燃气、煤炭、冶金、电力、市政、农业、食品、生物、医药、高校、科研等各行各业。

 

©2024 深圳市奥迪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14013984号

技术支持:环保在线     管理登陆     sitemap.xml

Baidu
map